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
我崇拜的音樂家--貝多芬
貝多芬(Ludwig van Beethoven)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。出生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,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,八歲開始登台演出。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,藝術上進步飛快。貝多芬信仰共和,崇尚英雄,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,如:交響曲《英雄》、《命運》;序曲《哀格蒙特》;鋼琴奏鳴曲《悲愴》、《月光》、《暴風雨》、《熱情》等等。一生坎坷,沒有建立家庭。二十六歲開始耳聾,晚年全聾,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。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,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,依然堅守「自由、平等」的政治信念,通過言論和作品,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,寫下不朽名作《第九交響曲》。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動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,個性鮮明,較前人有很大的發展。在音樂表現上,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;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,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;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。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,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,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,被尊稱為「樂聖」。
貝多芬第五交響曲,和第三交響曲、第九交響曲一樣,同屬於英雄性藝術的最崇高作品,貝多芬開始創作第五交響曲是在第四交響曲之前,完成了第四交響曲之後。他在這部作品中所提出的主題與英雄交響曲一樣,那就是英雄鬥爭的意義和目的。所不同的是第五交響曲描寫的是英雄除自己以外聯合人民,共同去鬥爭,共同完成神聖的使命。
「從黑暗走向光明,通過鬥爭取得勝利」。這就是第五交響曲的中心思想。第五交響曲是最能代表貝多芬藝術風格的作品。它結構嚴謹,手法精練,形象準確生動,層次清晰,各樂章有內涵的聯繫整部作品氣宇軒昂,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。從第三交響曲到第六交響曲的創作,貝多芬在承襲古典音樂先師的基礎上,進行了劃時代的偉大變革,使龐大的交響樂隊服務於一個獨立的思想主題,也可以說是貝多芬奠定了近代交響樂的先鋒作用。